「咕咾肉」是一道傳統粵菜,最大的特色是利用蕃茄醬、醋、糖製成的酸甜醬汁,無論是大人小朋友都喜愛,甚至也是外國人最熟悉的中式料理之一喔!
在台灣,大家對「咕咾肉」這個名詞可能比較陌生,但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在說的「糖醋里肌」、「糖醋排骨」、「糖醋XXX」,學會了這道菜的醬汁,就可以做非常多道不同的菜。另帶一題,大陸地區所稱的「糖醋排骨」和我們所知的有點不同,那兒的糖醋排骨醬汁由醬油、糖、醋、酒、香料…等組成,而我們的糖醋排骨通常就是咕咾肉醬汁。
既然菜名是糖醋「里肌」,理當選擇豬里肌肉,而豬里肌又分「大里肌」及「小里肌」,「大里肌」就是我們常吃的台式炸排骨、滷排骨,或是日式炸豬排都是用這個部位,優點價格便宜、肉形完整,缺點是久煮容易老;「小里肌」又稱為「腰內肉」,相對來說價格高一點(其實不會差太多),但肉質比大里肌更軟一點,我們烹飪的時間空間就可以抓比較寬鬆。小里肌形狀是細長條形,比較無法像大里肌能切出一大片,日式炸豬排店的「炸腰內肉」通常也是小小一塊(然後給你比較多塊這樣)。
大里肌 ref: https://www.snakeriverfarms.com/kurobuta-pork-loin-roast.html |
小里肌 ref: https://www.snakeriverfarms.com/kurobuta-pork-tenderloin.html |
如果想要更多油花的肉該如何挑選呢?這裡就建議用「梅花肉」啦。梅花肉的脂肪穿插瘦肉中,越煮越嫩,卻又不像「五花肉」有時會膩口。所以會用到五花肉或是排骨的料理,我都會用梅花肉喔!
梅花肉(豬頸肉) ref: https://www.eatgreatmeat.co.uk/product/boneless-pork-shoulder-perfect-for-pulled-pork/ |
最後提提油炸的部份,買一把紅外線溫度探測器是很好的投資(其實也沒多少錢XD),我們可以很容易監測油溫,不用再靠各種稀奇古怪的方法或經驗。如果不想油炸,使用半煎炸的方式,就是鍋中放入比平時煎還更多的油來煎肉,可以參考這篇日式炸豬排;或者家裡有烤箱,也可以參考之前我寫的京都排骨—如何用烤箱做出排骨酥。不過必須老實說,後兩者方法效果都不如油炸,大家就自己評估囉!
※食材
1. 豬小里肌肉 300g
2. 洋蔥、青椒、黃椒、紅椒 各半顆
3. 粗粒地瓜粉 些許
4. 醃漬醬料
- 醬油 1大匙
- 米酒 1大匙
- 糖 1小匙
- 白胡椒 些許
- 雞蛋 半顆
5. 咕咾肉醬汁 (糖醋醬)
- 蕃茄醬、白醋、糖 各3大匙
- 水 50cc
- 太白粉 1小匙
- 香油 1小匙
※步驟
1. 洋蔥、青椒、黃椒、紅椒切成菱形狀。
2. 豬小里肌肉切成一口大小放入醃漬醬料20分鐘。
4. 起另一鍋將蔬菜炒熟,加入咕咾肉醬汁以及炸好的豬肉即完成。
來看看有什麼食材!
蔬菜切成菱形狀,順便學一下椒類怎麼切比較方便喔!
醃漬醬料混合好。
豬小里肌肉切成一口大小。
醃漬20分鐘。
準備一些粗粒地瓜粉,豬肉沾附粉類。
這時候先熱油鍋,順便讓豬肉反潮,粉比較不容易脫落。
咕咾肉醬汁混合好備用。
油鍋測得油溫180度。
時間設定2分30秒。
將豬肉一個一個放下去炸,最後油溫大概在150-160之間,時間到就取出。
至於要不要回炸逼油呢?我自己很少這麼做,覺得沒有差很多且麻煩,各位有興趣可以試試看。
將炸好的豬肉放在網子上面瀝油。
中華炒鍋放一些油。
炒熟蔬菜。
青椒最後再加快炒一下就好,因為炒久了會變色不好看喔!
加入咕咾肉醬汁稍微煮一下。
最後加入炸好的豬肉混勻醬汁即可。
經典的咕咾肉就完成啦!
0 意見